《小王子》适合孩子们看吗?

《小王子》适合孩子们看吗?

文/盐五言六

看最后一节网络悦读课的时候,才知道《小王子》这本书。一下子感觉自己很落伍,不能与时俱进,没见识,看书太少。活到老,学到老,必须反思,必须学习。

度娘那里查了一下,发现关于《小王子》的讨论很多,有经典语录,有主要内容,有读后感,有反思,已经是大家都阅读过,研究过了的一本书。

我赶紧借了一本,看个究竟。

这是一个哲理性很强的成人故事,用童话的形式展现情节,用对话的语言揭示哲理,用动植物与王子等人物形象喻示世间百态和人类内心的各种境态。

成年人一看故事情节和语言表达,就能参透期间隐喻的道理。大部分是对成人思维定式的一种批判,倡导单纯和关爱。

那么,为什么要推荐给孩子们看呢?网络上这本书的阅读课案例很多,撇开阅读方法的学习,我觉得,值得为孩子们挖掘的主题并不多。

关于《小王子》爱与责任的主题,不只是引起成人思考的,也是孩子们需要培养的。主要是呼吁大人们拥有一颗理解孩子,接近孩子的童心。

这是个很难的课题。什么叫“成人”?是褪去天真,能勇敢面对现实的人;是解下依靠,独立自主能养活自己的人;是能舍小我,能顾大局的人……

成年人的世界里,任性妄为会被自我否定,丰富想象会被笑话成异想天开……没有原因,因为你是成年人,得脚踏实地去尝试。久而久之,就固化了思维。没有办法,年纪和社会责任意识,决定了成年人需要更多地去关注物质生活。我觉得不应该去批评这种成人化的观念。

但成年人可以走近孩子,体会孩子的心理,允许孩子们大胆创新!小王子眼里的大人总是自以为是,其实就是成人的一厢情愿,没耐心去倾听孩子们的想法。

爱与责任,是个大范畴。狐狸和小王子的交往,驯化与被驯化的过程,就是爱与责任的具体化,是孩子们人际交往的榜样,学习如何交朋友。做什么事儿都得有耐心,有规律,有责任,才能有收获,并使收获的结果植根于内心,永远不会忘记。付出真爱和责任,这样得到的才是真正的友谊。就像狐狸说的:“看到金黄的麦田,就会想起小王子金色的头发”。“对被你驯化了的,你将永远负有责任”。

既然把孩子养大了,做父母的,就要学习如何去爱他们,用负责任的心态去理解和培养他们。驯化,是一种相互关系,在家庭中就是父母的牵挂和孩子的孝顺。

故事里的反面人物,孩子们有的也能看到,比如:高高在上的皇帝很孤独却总是喜欢下命令,没人喜欢;爱慕虚荣的人只爱听好话,无法正确评价自己;不能做天天喝酒的酒鬼;也不能毫无意义地只知道赚钱……

但是故事中,对大人们的批判无处不在,字里行间都用一种看似宽宏大度的语言,把大人们写得呆板,拜金,固执,无聊,权威,不会变通,不可理喻,这样会不会让孩子们看了故事后产生鄙视的心态呢?

个人认为,《小王子》不大适合儿童阅读,适合成年人参悟,可以引起成人的自我反思,从而更好地去尊重孩子,尊重创新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