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爺(中國民間信仰的一種神祇)

虎爺(中國民間信仰的一種神祇)

虎爺(中國民間信仰的一種神祇)

本詞條是多義詞,共2個義項

更多義項 ▼

收起列表 ▲

中國民間信仰的一種神祇獸人遊戲《家有大貓》角色

虎爺是中國民間信仰的一種神祇,是虎神,最早是土地公或城隍爺的座騎,後來演變成諸神的座騎,並有守護村莊、城市與廟境之功能。

基本介紹

中文名:虎爺虎神:神祇最早:土地公或城隍爺的座騎功能:守護村莊、城市與廟境之功能

探源,信仰,吃炮,祭祀,

探源俗話說:土地神轄山中虎。古人認為虎受土地之神所管,而被土地公或城隍爺收伏的老虎,具有神力,不但不會傷害人類、牲畜,且會保護人類,故人多尊稱其為虎爺,虔誠奉祀。許多神明的座騎亦是虎,但與此處的虎爺不同,時遭混淆。* 張道陵天師騎虎入山。* 保生大帝醫治虎喉,因而伏虎。* 玄壇真君座騎亦為虎。信仰* 土地神等諸神的座騎。* 廟會、慶典時的前導、開路之神。* 鎮守廟宇城村,驅逐邪魔精怪。* 保護兒童,許多地區會要求小孩以虎爺為義父。* 能招錢財,俗言「虎爺咬錢來」,相信虎爺具有財神的能力。* 有醫療能力,能治療臉頰腫脹的腮腺炎。腮腺炎俗稱「豬頭皮」,人稱虎能食豬,故可治之。一般是以紙錢抹過虎爺塑像之口,再抹過患部。也有請乩童、道士召請虎爺後,以硃砂筆在患部上書寫「虎」字等。吃炮“吃炮”為台灣廟會中常見的炸轎儀式。在雲林縣北港鎮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九、二十日都會舉行迎媽祖的繞境活動,在活動過程中信徒會在神轎底下燃放大量的鞭炮,以恭迎媽祖神轎的到來,並感謝媽祖的庇佑讓信徒平安順遂,生意興榮,賺大錢,民眾相信鞭炮放的越多來年的運氣就會越好,所以在這兩天的繞境出巡中,光是燃放掉鞭炮的費用就高達數千萬元之多,讓人嘆為觀止。 近來,因燃放的放式不同而有,踩炮,犁炮,炮網等等,但都統稱吃炮,吃炮一詞由此而來。虎爺的“吃炮”習俗當以雲林縣北港朝天宮虎爺將軍最盛。北港朝天宮虎爺會根據1933年日人相良吉哉所著《台南州祠廟名鑒》記載:“虎爺會舊名虎爺公會,主祀神為一虎、二虎、三虎,會員五十三人,創立於1694年。”北港俗語:“暗街仔暗眠摸,溪仔底虎爺公”即意指傳統虎爺信仰區域在溪仔底(今北港鎮博愛路,於民主路和中正路之間的路段),故溪仔底自古又被稱為“虎爺街”。現在的虎爺會是由陳光男、顏錦河二人重組,會員有227人,另有高雄分會及台北分會兩大分會,皆由三擲杯求得虎爺認可而成立的分會。農曆六月六日為虎爺聖誕日。北港朝天宮虎爺爐主之下,有四個腳仔,朱公爐,虎爺爐,同為四腳爐。本會朱公金身與大虎、二虎放在爐主家,三虎放在會長家。昔虎爺轎過去會上下搖動,今規定不可。虎爺是北港媽祖出巡中最會“吃炮”的神轎,在濃煙漫天、轟隆作響的場景中,“虎爺轎”屹立不搖,轎夫無畏無懼的神采,讓民眾懾服。其虎爺轎的造型與日本神轎相似,步伐也有日本味。每年北港媽祖繞境時,扛虎爺神轎者須學會“踏腳步”,因為若腳步不協調即會翻轎。神轎是由打鼓和拿扇子的人指揮,抬轎者皆為全國各地主動來北港參與之信徒,其中大部份為原籍北港的外移人口,因以前曾抬過虎爺轎,故經驗老到,每年到了農曆三月十八日就會主動回北港,並尋得虎爺轎停放的地方(即會長家),便可領到轎班衣。抬轎者大約有三分之二非會員,而會員也對抬轎者大多不相識,完全由老手帶領有興趣的新手參加。虎爺轎班穿著黃色虎紋衣,頭綁黃布條,在繞境行列中,虎虎生風的抬轎方式,在熊熊的炮火中威風凜凜的英姿,令人敬畏著迷,虎爺的抬轎方式及吃炮的特質,幾十年來也傳播到外地,成為台灣各地虎爺轎班的範本。除了農曆三月十九北“北港迎媽祖”外,每年農曆正月十五上元繞境,虎爺也會出轎參與繞境,後改為虎年元宵節才會出轎,抬轎者大都為高中生以上、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居多。1983年農曆三月十九日晚上,傳出朝天宮內之“八角琉璃長明燈”香火無故熄滅,緊接著就發生虎爺轎在北港鎮民主路“玉時軒”商店前遭遇土製炸彈之難,當時虎爺轎解體,三尊虎爺均有受損,抬轎者多人送醫急救,當時三虎神像還“飛”到屋頂上,於是當年虎爺會停止繞境活動。隔年(1984年)就在農曆三月二十日入廟時分,六媽亦遭土製炸彈之殃,虎爺臨身起乩,模樣像老虎般,走起路來虎虎生風,停止時也會捋虎鬍鬚,檢查著每一堆虎爺轎要吃的鞭炮,有時興奮之際,也會要求吃炮──由他獨自蹲在一大堆的鞭炮上將其燃放,看過的人莫不嘆為觀止,接連稱呼“勇喔!”,該事件也被戲稱“虎爺嘛驚炸彈”。今北港鎮的虎爺在每年農曆三月十九、二十日跟隨北港朝天宮媽祖出巡,虎爺“吃炮”成為了觀光客或愛好刺激的民眾不可不看的重頭戲。在2007、2008兩年的廟會中,虎爺神轎接連在北港圓環吃炮,每一晚皆享受了36次的炮堆轟炸洗禮,其炮堆高度宛如一座座“小炮山”,可說創了虎爺吃炮以來最多次紀錄。各地的虎爺會或有供奉虎爺的廟宇,近年來也開始效法北港虎爺的吃炮方式,並自成一格,但北港虎爺的精神及特有步法始終無法承習。也因鞭炮燃放方式不同而衍生出了多種吃炮方式,欲欣賞虎爺吃炮的強大威力,可於每年農曆三月十九、二十日前往雲林縣北港鎮,參與“北港迎媽祖”之盛事。近年新港奉天宮的虎爺隨媽祖出巡繞境時,也會進行所謂虎爺“吃炮”,就是“炸虎爺轎”的祈福儀式。在準備炸轎的時候,一人持扇領隊,其餘抬轎者多頭戴帽子,身著厚衣、以S型的“七星步”步法蛇行前進,此刻廟方、信徒皆會高喊“虎爺吃炮”之類的口號,然後炮炸虎爺神轎。台北縣新莊每年的大祭典——新莊大眾廟大眾爺生日(俗曰“新莊大拜拜”),虎爺出巡新莊大拜拜,準備“吃炮(炸轎)”時,信徒也會高呼“虎爺”威之。祭祀一般多將之供奉於神桌底下,以雞蛋及簡單的肉類加以奉祀。唯獨新港奉天宮將之奉於神桌之上。而新港奉天宮的虎爺相傳甚為靈驗,許多廟宇的虎爺皆是由新港分靈所得。

相關詞條

虎爺(中國民間信仰的一種神祇)虎爺是中國民間信仰的一種神祇,是虎神,最早是土地公或城隍爺的座騎,後來演變成諸神的座騎,並有守護村莊、城市與廟境之功能。...

台灣的虎爺信仰參考資料 1. 台灣的虎爺信仰 .豆瓣讀書[引用日期2013-08-12] 詞條標籤: 出版物 , 書籍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:次 編輯次數:5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...

虎爺紙拜虎爺:“驚蟄”是指蟄伏在泥土中的生物開始出土活動,生物一出土,便開始覓食。按廣東傳說,凶神之一的白虎(俗稱虎爺)也在這時出來找吃的。...

虎爺(獸人遊戲《家有大貓》角色)媽祖座前虎爺,是主角帶到台北的分靈。 因為家中難得出現能夠和虎爺通靈的人,希望主角能回家繼承家業;然而主角卻覺得當乩童很遜不想回去,讓他非常困擾。 和主角一...

英靈(吃肉的虎爺——架空幻想小說)(吃肉的虎爺——架空幻想小說)編輯 鎖定 「這是一部將暴力美學發揮到了極致的小說,拳拳到肉的打鬥描寫如電影分鏡般精準。」——歐文·圖拉格。「本年度純爺們...

虎爺傳奇《虎爺傳奇》是台視於1998年上映的一部閩南語神話古裝劇,由林小樓、玉尚主演。...... 《虎爺傳奇》是台視於1998年上映的一部閩南語神話古裝劇,由林小樓、玉尚主演 ...

戲說台灣十二生肖在《戲說台灣》中,都有精彩的內容,眾演員飾演不同的動物時所詮釋的也自有不同 錢鼠咬金瓜、牛轉乾坤、虎爺祖渡無尾虎、兔兒神弄姻緣、冰龍傳奇、蛇女...

卓坡雲龍社宮內供奉著尊主明王、后土夫人、都統聖候、司馬聖王、金公大將、銀公大將、虎班大神、劉將軍、邱公大將、虎爺、吉祥馬牙(兩尊)。...

戰火中的兄弟而另一邊的虎爺也深感目前處境對自己似乎極為不妙,很有可能日本人會對他先下手為強,故而加強了對詹姆斯的搜尋力度,並務求一舉找高明遠一行人的老巢。 第15...

鐘成虎小虎,虎爺 國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74年2月18日 職業 歌手、唱片製作人 主要成就 第16屆金曲獎流行音樂作曲人獎 代表作品 《華麗的冒險》 目錄 1 演藝經歷...

吳曉邦吳曉邦(1906年12月18日—1995年7月8日),出生於江蘇太倉,卒於北京,中國舞蹈家,代表作有《丑表功》、《思凡》、《飢火》、《罌粟花》和《虎爺》等。是20世紀...

再見阿郎(2003年李岳峰執導電視劇)阿郎跟陳鳳回台北後,虎爺要求兩人儘速結婚,看到陳鳳對自己的多情多義,善良的阿郎決定不管事實真相也要迎娶阿鳳負責到底,當日撞見宗勝離開兩人房間的秋子也決定幫助...

吳念軒2017年8月25日,與楊丞琳、許瑋甯、高慧君合作主演的驚悚懸疑電影《紅衣小女孩2》上映,在片中飾演被神明“虎爺”乩身的林俊凱,這是他的首部電影作品,從而正式進入...

虎俗上面這些虎人們稱之為“虎爺”。世人進香時,除給“神明”上香外,也得給“虎爺”進一支香。古時,人們若因糾紛,到某一“神明”前發誓時,就說:“此事若是我,...

熱門詞條

解析度

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

物以類聚

孤獨患者

繼承權

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。

何蔓

Little Busters! ~Refrain~

基安蒂酒

宏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

谷胱甘肽

肛裂

K9

台北旅遊

佳樂水風景區

花吃了那女孩

一個人想著一個人

朱古力布朗尼

陳若穎

Q235

氣泡礦泉水

璩美鳳

大漢傳奇

病毒性感冒

佐藤健

麻辣汁

魔獸英雄榜

水果籃子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