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元36g校园卡,真的值这个价吗?使用体验如何?

18元36g校园卡,真的值这个价吗?使用体验如何?

最近不少高校开始推广一种月租18元、包含36G流量的校园电话卡,宣传单页上写得挺诱人,但学生们心里都打鼓:这套餐到底划不划算?作为蹲过四年宿舍的老学长,我特意办了张卡实测半个月,带大伙儿把里里外外摸个透。

一、套餐里藏着哪些门道

先掰扯明白这18块钱能换来啥。基础套餐写着36G流量,细看分成20G通用+16G定向。定向流量专门给抖音、微信这些热门APP用,刷短视频倒是方便。通话给100分钟,对现在习惯语音通话的年轻人来说确实有点紧巴。

注意这两个坑:

1. 合约期要绑两年,提前解约得交违约金,新生办理前得想清楚要不要用这么久

2. 超出套餐后1元/G的日租宝看着便宜,实际用超5G就按5块封顶,单月最高能多花25元

实测流量消耗情况(以普通大学生为例)

使用场景

日均消耗

月消耗量

刷短视频(2小时)

1.2G

36G

网课(1.5小时)

0.8G

24G

游戏更新

不定时

约5G

这么算下来,要是天天刷视频肯定不够用。不过实测发现,连校园WiFi能省不少流量,宿舍和教学楼基本都有覆盖。

二、网速实测出乎意料

在宿舍用Speedtest测了三次,下载速度稳定在85-102Mbps之间。晚上八点高峰时段刷B站,1080P视频基本秒开,卡顿就遇到两次。但到了食堂地下一层,信号直接掉到3G,扫码付款都得等半天。

特意挑了周末去市中心商圈测试,人堆里刷朋友圈加载稍慢,但发九宫格照片大概15秒能传完。对比室友68元的5G套餐,日常使用真没感觉差多少。

三大致命痛点要留意

1. 教学区有些教室信号弱,坐后排的同学收不到验证码

2. 月底流量清零不结转,25号之后得掐着指头用

3. 客服电话难打通,有问题得跑营业厅

三、横向对比见真章

拿市面上三款学生套餐做对比:

套餐名称

月租

流量总量

通话时长

合约期

校园青春卡

18元

36G

100分钟

24个月

学霸专属卡

29元

50G

200分钟

12个月

毕业生套餐

38元

80G

不限量

无合约

这么比下来,18元套餐胜在价格门槛低,适合话费预算紧张的新生。但要是经常要和家里打电话,或者喜欢熬夜看直播,可能得考虑加钱上更贵的套餐。

四、老生们的真实评价

采访了三十多个用这款套餐的同学,八成表示"够用就好"。大二王同学说:"上课连校园网,回宿舍刷剧用定向流量,每个月还能剩5G左右。"但也有倒霉蛋踩过雷,李同学月初更新游戏吃了10G通用流量,后面三周都得蹭室友热点。

最实用的经验是:把手机流量设置里的"套餐余量"提醒打开,定向流量和通用流量分开统计。苹果用户记得关APP后台刷新,安卓手机要限制自动更新,这些小技巧能省不少流量。

五、到底值不值得办

综合来看,这款校园卡适合三类人:整天泡图书馆的学霸型、精打细算的过日子型、刚入学的新生小白。但手游重度玩家、视频直播达人、异地恋选手要慎重,可能得额外买流量包。

给准备办理的同学提个醒:务必确认校园网络覆盖情况,有些老校区基站少,宣传页上写的网速可能打折扣。最好拉着学长学姐办团购,听说凑够五人能送六个月视频会员,这个羊毛不薅白不薅。

最后说句实在话,18块钱在食堂也就够吃两顿素菜,能换来30多G流量确实不亏。但别指望能有旗舰套餐的体验,毕竟价钱摆在那儿。学生党讲究个实惠够用,这卡算是合格的水平线产品。

1、下单时请务必确保办卡人、收件人姓名一致,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正确,地址切勿写大致范围,要具体门牌号,

2、手机卡仅限本人领取认证激活,禁止转售、帮助他人代替实名制等违法犯罪行为

3、所有的卡请按照运营商要求首充话费激活,否则流量无法到账! 本文由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://itmn.cn/261762.html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