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概念]
贝塞尔公式为什么选择自由度为N-1
[复制链接]
电梯直达
1#
zhouguangxia
发表于 2011-6-23 15:36:30
|
只看该作者
|倒序浏览
|阅读模式
由于贝塞尔公式计算试验标准差时利用的是残差Xi-X的平方和计算,对于n个样本,其残差之和为0,所以说对于n个数据,只有n-1个独立残差,所以自由度为n-1
收藏4
赞0
踩0
回复
举报
推荐
文哥
发表于 2011-8-6 09:27:27
|
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文哥 于 2011-8-6 09:33 编辑
总有人要求别人讲得小学生都懂,我觉得是无理要求。你要真正弄懂,得自己查资料研究了。要让别人讲得小学能都能弄懂,那他起码得给你把初中、高中、大学的语文、数学等相关学科讲一遍,还要讲得让小学生懂,那真是有点难为人了!
在单位上,也有人是这样,包括一些领导,总要让别人把一些比如操作规程写清楚,要让一个外行看到就立即能照做。我说提这样的要求的人首先就真是无知。一个外行都一看立马就能照做,那还要别人多年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干什么?人家再怎么写清楚总也得涉及一些专业的东西吧,那专业方面内涵是外行一看就能理解的?
作为应用来讲,如果你实在搞不懂为什么,那就只需要知道怎么做就行了。
回复
举报
2#
oldfish
发表于 2011-6-23 17:36:59
|
只看该作者
有限次观测点的最佳估计值,数学可以推导出来的
回复
举报
3#
lhy118
发表于 2011-6-27 16:43:25
|
只看该作者
自由度是指计算残差平方和时具有独立项的个数。因为n较大时,残差和为零,因此n个残差中任何一个残差可以从另外n-1个残差中推算出来,独立的残差项只有n-1个,也就是自由度为n-1。可理解为:被测量只有一个时,为估计被测量,只需测量一次,但为了提高测量的可信度而多测量了n-1次,多测的次数可以酌情规定,所以称为自由度。由此可以推论,当待测量为t个,测量次数为n时,则自由度为n-t;如果另有r个约束条件,则自由度为n-t-r。所以自由度通常情况下定义为“总和的项数减去总和中受约束的项数”。
回复
举报
4#
redleaf
发表于 2011-6-27 18:24:18
|
只看该作者
因为有1个约束的项数,残差和为零!!
回复
举报
5#
文哥
发表于 2011-7-10 08:02:42
|
只看该作者
因为要求统计估计值是无偏的,从严格数学推导中可以证明除(n-1)是无偏的,而除n无法满足无偏性要求。
回复
举报
6#
美华
发表于 2011-7-11 16:01:10
|
只看该作者
从统计学的角度,如果是对总体的估计则选择n,对样本的估计选择n-1.在实际的应用中,你很难得到总体,只能得到样本,并用样本去推算总体。
回复
举报
7#
吴玉宝
发表于 2011-7-21 07:52:51
|
只看该作者
虽然看了一些资料,但是,这个真不懂,有谁能把它讲得小学生都听得懂吗?
回复
举报
9#
长度室
发表于 2011-8-11 14:00:28
|
只看该作者
回复 3# lhy118
谢谢刘版,清楚一些了。
回复
举报
10#
stef217
发表于 2011-8-18 19:24:20
|
只看该作者
一直都是背公式,但是还真没考虑这么多。。
回复
举报
11#
落雪绽菊
发表于 2011-8-22 14:27:16
|
只看该作者
推导过程小学生是看不懂的,高中没问题,至少要初中生。
设xi为单次测量值,xav为平均值,x0为真值,
设di=xi-x0,vi=xi-xav,σ^2=[Σ(xi-x0)^2]/n=[Σdi^2]/n,
设dav=xi-xav=(Σdi)/n,则di=vi+dav,两边平方得到di^2=vi^2+2vi*dav+dav^2,
求和得到Σdi^2=Σvi^2+ndav^2+2Σvi*dav,
其中因为vi有正有负,n足够大时2Σvi*dav=0,故有Σdi^2=Σvi^2+ndav^2。
对dav=xi-xav=(Σdi)/n两边平方,得到dav^2=(1/n^2)* Σdav^2+2Σdi*dj,
其中当n足够大时2Σdi*dj=0,则有dav^2=(1/n^2)* Σdav^2,
如此Σdi^2=Σvi^2+ndav^2=Σdi^2=Σvi^2+(Σdav^2)/n,
又σ^2= [Σdi^2]/n,则有nσ^2=Σvi^2+σ^2,故σ^2=Σvi^2/(n-1)= Σ(xi-xav)^2/(n-1)
比较粗糙,没有上下标,相信你能看懂。
回复
举报
12#
peiquanbin
发表于 2011-9-14 09:54:54
|
只看该作者
残差和为零是个约束条件
回复
举报
13#
云字远
发表于 2012-9-25 11:36:08
|
只看该作者
总有人要求别人讲得小学生都懂,我觉得是无理要求。你要真正弄懂,得自己查资料研究了。要让别人讲得小学能 ...
文哥 发表于 2011-8-6 09:27
其实有时候‘讲的小学生都懂’也是很有必要的,因为有的时候你认为一个高中生、大专生、本科生,甚至于硕士生...都应该很容易理解的东西,很有可能人家都会弄错。你认为理所当然,别人却茫然无知,这个是存在的。当然有写东西很难说。。
回复
举报
14#
penguinjam
发表于 2012-10-30 15:23:12
|
只看该作者
目前也在学习中,觉得看到那么多公式有些力不从心,不过仍然会继续努力把它都学懂的,一直没深究,现在至少比以前好一点了!
回复
举报
15#
都成
发表于 2012-10-31 12:13:32
|
只看该作者
回复 8# 文哥
支持您的这种观点。
回复
举报
16#
崔伟群
发表于 2012-10-31 12:56:32
|
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崔伟群 于 2012-10-31 12:57 编辑
由于贝塞尔公式计算试验标准差时利用的是残差Xi-X的平方和计算,对于n个样本,其残差之和为0,所以说对于n ...
zhouguangxia 发表于 2011-6-23 15:36
为了通俗,以下内容不一定完全正确,只是为了抛砖引玉:
自由度,顾名思义,数据的自由程度,从测量者的角度讲,就是选择数据自由的程度。
当只有一个测量数据的时候,你没有选择的余地,所以自由度为0;
当有两个测量数据的时候,从中你必须选择其中一个,当选定一个的时候,你只有一个机会选择另外一个,所以自由度是1;
当有n个测量数据的时候,从中你必须选择其中一个,当选定一个的时候,你只有n-1个机会选择,所以自由度是n-1。
同理对于方差而言,自由度可以这样理解
当只有两个测量数据的时候,如果你已经知道平均值,则你任意自由选定一个测量数据,另一个测量数据必然被确定,所以自由度是1;
当有n个测量数据的时候,如果你已经知道平均值,则你任意自由选定n-1个测量数据时,另一个测量数据也必然能够被确定,所以自由度是n-1
回复
举报
17#
文哥
发表于 2012-11-4 22:45:28
|
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文哥 于 2012-11-4 22:47 编辑
关于这个为什么是N-1而不是N的问题,《现代数学手册-随机数学卷》(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)P54关于样本方差定义时,就提到在该书2.2.1小节解释,随即在2.2.1小节即P62-P63页间明确提到这是为了得到无偏估计。
回复
举报
18#
计量坛
发表于 2015-9-28 21:45:05
|
只看该作者
若自由度为0的话,还能够使用贝塞尔公式计算A类不确定度吗
回复
举报
19#
规矩湾锦苑
发表于 2015-9-28 22:14:03
|
只看该作者
计量坛 发表于 2015-9-28 21:45
若自由度为0的话,还能够使用贝塞尔公式计算A类不确定度吗
自由度是自由获得测得值的个数,因此每个测得值都应该有一个自由度。但n次重复测量的n个测得值的总共n个自由度受到了“残差和为零”这一个条件的约束,自由度也就少了一个,所以n次重复性测量的自由度为n-1。
“若自由度为0的话”就标志着一个测得值都没有产生,一次测量都没有进行,还哪里谈的到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?只有在充分掌握输入量信息的情况下,直接用掌握的信息评估不确定度,这就是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,此时只有傻子才去花钱、花时间、花精力搞什么A类评定。
回复
举报
20#
计量坛
发表于 2015-9-28 22:19:47
|
只看该作者
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5-9-28 22:14
自由度是自由获得测得值的个数,因此每个测得值都应该有一个自由度。但n次重复测量的n个测得值的总共 ...
没办法,课程老师要求,费时费力也还是得做,重点还不懂什么是什么就要开工了。言归正传,照你的说法,一个数据是没有办法求得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对吧
回复
举报
21#
规矩湾锦苑
发表于 2015-9-28 23:12:28
|
只看该作者
计量坛 发表于 2015-9-28 22:19
没办法,课程老师要求,费时费力也还是得做,重点还不懂什么是什么就要开工了。言归正传,照你的说法,一 ...
一个数据有没有办法求得A类评定方法评估的不确定度,只需要读一下JJF1059.1-2012的4.3.2条就一清二白了。该条款明确指出,“对被测量进行独立重复观测”,“得到一系列测得值”是A类评定的前提条件,“一个数据”算不上“一系列”测得值,无法进行统计分析。
作为一个练习或家庭作业,老师要求进行一个A类不确定度评定,无可厚非,学员应该积极完成。但日常工作中,不问青红皂白一律进行了A类评定再进行B类评定,就违背了JJF1059.1关于不确定度分量评定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的原则,就是错误的评定方法了。
回复
举报
22#
计量坛
发表于 2015-9-28 23:21:53
|
只看该作者
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5-9-28 23:12
一个数据有没有办法求得A类评定方法评估的不确定度,只需要读一下JJF1059.1-2012的4.3.2条就一清二白 ...
谢谢,因为现在学习上课程知识没有了以前的规律性,所以有点不适应,你这么一解释,感觉一下子豁然开朗了
回复
举报
23#
jiangjx
发表于 2015-9-29 16:38:44
|
只看该作者
文哥 发表于 2011-7-10 08:02
因为要求统计估计值是无偏的,从严格数学推导中可以证明除(n-1)是无偏的,而除n无法满足无偏性要求。 ...
方差估计是无偏的,用贝塞尔公式估计标准偏差是有偏的。但方差估计的单位是被测量的平方,使用不方便,故采用贝塞尔公式。
回复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