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可以谈谈我们教会目前聘牧的事吗?牧师不会介意吧?”请客的女主人在晚餐中场时当着所有客人的面问我。
“当然可以啦!但请把我当成第三者好吗?我只听听就好。”我立刻回答,毕竟我是做客的。
他们的教会正在聘请牧师,前一个星期教会按着惯例安排一个聚会,给会众向候选者发问的机会,形式是请大家将问题写在纸上,以不记名的方式发问。虽然我是“局外人”,但对他们的问与答都相当感兴趣。
在座的客人听见我同意后,大家就兴高采烈地谈论这次见证发表会的情况。
“第一个问题就打破砂锅问到底:你的性格适不适合在这间教会服事?请问你的长处和短处是什么?”其中一位客人急不可待地说。
有人附和说:“真是一针见血,不过却问得好。”
我安静在一旁聆听他们热烈的讨论。
“还有一个问题,他答得真是好!”前一个题目还没讨论完,另一个客人忽然转了话题。
“哪一个?”其他的人争先恐后的问。
“就是有人质问他在分享中,提到自己的孩子的事情。有人这样问:你的儿子离家后就没有去教会,信仰也丢了,身为传道人,你如何解释这样的失职?”
“真的这样问?”我忍不住开口。
“意思大概是这样的。不过他的回答实在很好。”女主人这样回答,男主人也点点头以示认同。
“他回答,当他儿子听到他正应征教会牧师的职位时,就打电话给他。他特别告诉儿子三件事:一、无论孩子是否还去教会,他们都是爱他;二、他们夫妻天天不断地为这个迷失的羊在神面前祈求;三、他们也告诉孩子,爸妈有信心,有一天神必定会领他回到教会。”
“他的确答得非常好。”我听了这个答案后,点点头赞同。
另外一个客人说:“还有人开门见山地问:在华人教会中,常常要求‘买一送一’,师母也要在教会里与牧师一同服事。请问你的妻子是否也愿意与你在教会做全职事奉?”
在他们的教会里,有师母是仍有自己的职业,但也有是没支薪的在教会里服事的。
“结果呢?”我又忍不住插嘴。
“他把麦克风转交给他的妻子,他的妻子这样说:神给我很清楚的印证,所以我决定辞去工作,我会全心帮助及支持丈夫在教会的服事。”
“她回答得好!当场的人都用掌声给她鼓励。”其它的客人也都点头认同。
“还有一个人问:基督徒可不可以离婚?怎样处理?”有一位客人说。
我立刻想到,主耶稣也被问过同一个问题。“有法利赛人来问他说:人休妻可以不可以?意思要试探他。”(马可福音10﹕2)
就在那一刻,女主人看着我,用期待的语气问:“牧师如果是你,你会如何回答?”
忽然间,我发觉所有目光都在我身上。
幸好,有一个人插话:“还有一个问题,我觉得实在是太过份、真是太无聊了。”他带着生气的口吻说。
“有人问:在过去的服事里,你做过什么极有爱心的事?”
“怎么有人会问这么尖锐的问题?”我脱口而出。我实在无法想像有会众会问这样的一个问题。
另外一个客人说:“我倒不这样想,我想发问的人是好意的,这只是想让候选人有机会谈谈他的事奉经验,让大家了解他的热忱及负担而已。我觉得这并不是负面的问题,不是存心陷害他!”
“那他怎么说?”我好奇地问。
“不不不,牧师,如果是你在台上被人问到这个问题时,你会怎么回答?”这时女主人又将话题转到我身上。
“如果你说了,不就是在夸奖自己吗?但若你不说,人家又认为你什么都没做……”男主人开腔,尝试替我解围。
“让我想一想要如何回答。”我小心地回应。“圣经教导我们:一、我们行善乃是为主耶稣而做;二、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。所以……这个问题,我真不知该如何回答了。”
“他怎么回答?”我蛮有兴趣知道那牧师如何回答。
“他也是跟你一样答非所问,讲了一些不相干的事。”有些客人如此说。
在当今的教会,这样的问与答似乎很“正常的”,也的确能帮助弟兄姐妹了解他们未来的牧者。
我只是想到,如果主耶稣来申请做我们教会的牧师,我们是否会满意祂的回答?
“当你们的牧者可真难!”我想说,但还是没说出来。